政府工作报告为民营经济划重点
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3-09 09:49:51
  • 来源:宏观经济杂志社版本大全下载

  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60%以上的GDP,80%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,90%以上的企业数量。上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,促进民营经济稳定发展关系社会大局稳定和人民富裕幸福。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,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,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,外部环境复杂严峻。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。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,稳出口难度增大,能源原材料供应偏紧,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面临生产经营困难。
  一、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
 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,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、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,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。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,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弘扬企业家精神,制定涉企政策要多听市场主体意见,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、安心经营发展。
  二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
 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,一方面,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,提高减免幅度、扩大适用范围。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,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,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。另一方面,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,优先安排小微企业,重点支持制造业,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,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。各地要结合实际,依法出台税费减免有力措施,使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。退税资金要全部直达企业。
  三、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
  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,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,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、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,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,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、抽贷、断贷。发挥好政策性、开发性金融作用。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,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。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,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。
  四、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
  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,支持地方对特殊困难行业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。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,减轻中小商户负担。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、中介机构等收费。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,建立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,坚决查处乱收费、乱罚款、乱摊派。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,机关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清欠。各项帮扶政策向餐饮、住宿、零售、旅游、客运等就业容量大、受疫情影响重的行业倾斜。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,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%提高到100%,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,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、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。
  五、加大企业就业人才支持
  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。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,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,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。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,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,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。着力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在资金、人才、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,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。
  六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
 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,持续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,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。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,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。继续扩大市场准入,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,加强数字政府建设,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,扩大“跨省通办”范围,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。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,推出优化不动产登记、车辆检测等便民举措。强化政府监管责任,建立健全监管体系,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。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,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。
  七、促进企业对外贸易
  多措并举稳定外贸,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,加强出口信贷支持,优化外汇服务,加快出口退税进度,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。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,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,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。积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,创新发展服务贸易、数字贸易,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。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,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,助力外贸降成本、提效率。
 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,在复杂外部环境、经济下行和局部疫情冲击之下,当前私营企业、个体工商户面临阶段性经营困难,政府加大市场主体扶持力度,及时给市场主体输血,放水养鱼、涵养税源,实现雪中送炭,帮助市场主体焕发生机,提高活力。
  (袁正,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,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;李高洪,四川省民营经济办公室)

Baidu
map